1975年2月4日,海城發(fā)生7.3級地震。極震區(qū)面積為760平方公里。這次地震發(fā)生在人口稠密、工業(yè)發(fā)達的地區(qū),是該區(qū)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。由于我國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,當地政府及時采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,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,除房屋建筑和其他工程結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外,地震時大多數人都撤離了房屋,人員傷亡極大地減少。傷亡人員總數為29579人,占總人口的0.32%,其中死亡2041人,占總人口的0.02%。傷亡人員多為老、弱、病、殘、兒童和不聽指揮的人。地震造成城鎮(zhèn)房倒塌及破壞約500萬平方米,公共設施損壞165萬平方米,農村房屋毀壞1740萬平方米,城鄉(xiāng)交通、水利設施破壞2937個,各種設備、物資也遭到嚴重損失,總計約8.1億元。地面噴沙孔大的直徑達2.5米。有一地震斷裂,長約5.5公里,裂縫帶寬處達40米。營口市破壞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53.1%。震后,及時展開救災工作。解放軍出動了3.5萬余人,1173部汽車,12架飛機參加救災。派進災區(qū)的醫(yī)療隊達到101個,人員3480人。震后兩天供水修復;2月7月災區(qū)全部恢復供電。災民群眾在“三防”簡易房歡渡了春節(jié)。交通和工農業(yè)生產一個月后基本上得到恢復。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據推測,如無預報,人員傷亡將達15萬人左右,經濟損失將超過50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