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性味】酸、平、無毒。
【歸經(jīng)】入肝,脾、肺、大腸。
【功效】止渴生津,斂肺止咳,澀腸止瀉,安蛔止痛。
【主治】蛔厥腹痛,嘔吐蛔蟲,夏季痧氣,泄瀉痢疾。
【說明】烏梅,是用未成熟的青梅,或成熟的黃梅經(jīng)煙火熏制而成,因為外皮呈烏褐色,故稱烏梅,入中藥用。未成熟的果實呈青色,叫青梅,亦入中藥用。浸酒稱青梅酒,是夏令家庭防暑治痧的飲料。青梅用鹽水夜浸日曬,經(jīng)十天后起白霜,稱白霜梅,亦入藥用。
【青梅食療方精選】
1、大烏梅十枚,或加川椒6克,苦楝皮25克,水煎分兩次服,治蛔厥腹痛,嘔吐蛔蟲。
2、烏梅10至20枚,水煎成濃液與烏梅頻頻含服,治魚骨鯁喉。
3、烏梅十個煎濃湯,飯前空腹飲服,對腹瀉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。
4、青梅酒的制法與功效
制法:取肥大烏梅若干,放瓶內加高粱酒浸泡,酒以浸沒青梅約一二寸為度,密封一個月后即可飲用,此酒以越陳越好。
治療:
(1)飲用適量青梅酒或浸酒的青梅一個,有止嘔、止痛、止瀉、止痢作用,對夏季痧癥、腹痛嘔吐、腹瀉痢疾有治療作用。
(2)用青梅酒局部患處擦試,可治風濕筋骨痛,坐骨神經(jīng)痛,扭挫傷,腰肌勞損,腰痛。
5、青梅膏、丸的制法與功效
制法:取肥大青梅十斤,煮至極爛,去核,過濾后再煎,濃縮成稠厚之膏即青梅膏,捻成丸藥如黃豆大即青梅丸。
治療:
(1)用青梅膏涂患處,治皮膚表層血管瘤,雞眼,贅疣。
(2)治療小兒突然發(fā)高燒(甚至抽搐),口鼻呼熱氣而大便秘結者。先用蓖麻油之類通便,再用烏梅丸一至三粒開水溶化,白糖水調服。若飯后吞服三丸,每日兩次,可預防腸道傳染病。若內服10克,一日三次,則治牛皮癬,婦女月經(jīng)過多,崩漏。青梅食療方推薦。
6、青梅煮酒:青梅30克,黃酒100毫升,同蒸20分鐘,每次溫服10-30毫升,可治食欲不振,蛔蟲腹痛,慢性消化不良泄瀉等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