滄州是金絲小棗之鄉(xiāng),據(jù)史料記載,這一果中珍品的培育是南北朝時期的劉仲思。 劉仲思(公元542—635),道號崖仙,南北朝時滄州獻(xiàn)縣陳家口人。劉仲思兄弟四人,長兄劉軌思為北齊王朝名宦,三弟叔思,四弟季思為小吏。仲思厭惡官場紛爭,15歲在樂壽崖南的龍王廟出家修道。 北齊后主高緯四年(568年),樂城已是重要產(chǎn)棗地之一。但當(dāng)時的樂城棗遠(yuǎn)遜于青州棗和晉州棗。除品味較差外,干棗易蛀不便久儲。仲思聽說河?xùn)|猗氏縣生有異棗,果大如卵、皮薄肉鮮、曬干耐儲。于是長途跋涉去該地尋找,果然發(fā)現(xiàn)異棗一種,當(dāng)?shù)睾魹?ldquo;羊角棗”,果長四五寸,酸甜味足,易生食,曬干則干瘦少肉。仲思帶回棗樹幼株,經(jīng)辛勤培育部分成活。但所結(jié)之果,雖酸甜甘美但個頭小,東城人稱秦椒棗。秦椒棗生長時極易蟲蛀蜂咬,曬干雖剩皮包骨卻極耐儲藏。仲思滿懷希望,將原當(dāng)?shù)貤椗c秦椒棗成對種植,根株比肩而生。待二年后,將兩樹干的內(nèi)側(cè)各剖其半,在合并為一株,素帛扎緊,蜂蠟封固。當(dāng)年僅成活一棵,該樹一半長原地棗,一半長秦椒棗。翌年開始明顯變化,兩種棗特性相互浸染,七年后逐漸如一。一個新的品種出現(xiàn)了,棗形明顯變小,果長在一二寸間,果皮紋細(xì)紫紅,果肉溫潤甘美、剖拉金絲綿延,人們爭相引種,時稱仙棗或仲思棗。隋大業(yè)二年(606年)九月,信都郡守選仲思棗400粒進(jìn)貢朝廷,隋煬帝親嘗并分賞群臣及后宮,遂使仲思棗天下流譽(yù),成為果中珍品。 大業(yè)四年,劉仲思孫女17歲上得一病,面色恍白,目昏,膚氣腐酸,媒人不登,心煩欲死。仲思酌選仙棗肉、桂枝心、白瓜子、松樹皮共為末,棗蜜為丸,服食三個月,孫女面色如玉,身泛香氣,人稱香姑娘。又取仙棗粗皮燒研,新汲井水,棗皮與霜桑葉同煎,澄清洗目,日三次,未出一個月,眸如秋波,如同天仙。 后人把仲思棗改名金絲棗,仲思種棗及用棗事跡在《大業(yè)拾遺錄》、《廣志》、《食療本草經(jīng)》、《本草綱目》諸書中廣為流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