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鄉(xiāng)綠化建設(shè)中經(jīng)常用大樹移栽的方法來點綴小區(qū)景點,增強綠化美化效果。大樹移植是一項技術(shù)較強的工程,稍一疏忽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。
一、移植前的準備。大樹移植要在樹木休眠期進行,春、秋兩季均可,春季樹液流動前最佳。移植樹木選定后要在樹干北側(cè)用油漆做出明顯標記,以便確定樹木的陰陽面。落葉樹移植前要對樹冠進行修剪。裸根移植采取重修剪,剪去枝條的1/2-1/3,但要注意保持好樹形;帶土坨移植可適當輕剪,約剪掉1/3左右;常綠樹一般不修剪,定植后可適當除去枯枝、病蟲枝等。修剪時剪口必須平滑,截面盡量縮小,修剪2厘米以上的枝條剪口要涂抹防腐劑,以防病蟲侵害和腐爛。
二、移植樹的挖掘。移植樹挖掘分為兩種類型,裸根挖掘和帶土球挖掘。裸根挖掘適用于成活容易、胸徑10-20厘米的落葉喬木,所留根冠范圍視根系分布而定,一般為胸徑的8-10倍,沿根幅外垂直下挖至不見主根為準,一般深80-120厘米。從所留根系深度1/2處以下,可逐漸向內(nèi)部掏挖,切斷所有主側(cè)根后,即可打碎土臺,保留護心土,隨即采取沾蘸漿、草簾包裹等保濕方法,盡量縮短根系裸露時間。帶土球挖掘一般適用于常綠樹種和不易成活的落葉樹種,挖掘直徑為樹干胸徑的7-10倍,土球高度為土球直徑的2/3左右。挖時先去表土,見表根為準,再行下挖,遇粗根用鋸鋸斷并削平,不得硬鏟,以免散坨。整個土坨要修成上大下小圓錐形,隨即用圍腰繩進行包裹,切忌散坨。
對于較大植株或比較珍貴的樹木,有條件的要采取圍根縮坨的方法,即提前2-3年在目標樹的周圍挖溝,溝可分為4或6等份,第1年相間挖2-3等份,溝寬30-40厘米,溝深50-70厘米,溝內(nèi)露出的根系應(yīng)用利器切斷,與溝內(nèi)壁相平,傷口要平整光滑,大傷口要涂抹防腐劑。將挖出的土清除石塊、雜物,拌入腐植土、有機肥等,然后分層回填踩實,待接近地面時澆1次透水。稍干后覆蓋1層略高于地面的浮土;第二年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剩余的2-3等份,第3年移栽。用這個方法可使斷根處產(chǎn)生大量須根,變一次斷根為兩次斷根,避免了對根部的集中損傷,有利于樹木的成活。
三、栽植要求。栽植穴的規(guī)格應(yīng)比大樹根幅或土坨加大60-80厘米,深度加深20-30厘米,坑壁應(yīng)平滑垂直,坑挖好后底部回填20-30厘米。栽植時選好主要觀賞方向,并兼顧陰陽面,如有樹彎應(yīng)盡量迎風(fēng)。栽植時要把樹干扶正,樹冠主尖與根在一條線上,裸根樹根系必須舒展;帶土球樹木放穩(wěn)后要拆除包裝物,如土球松散,腰繩以下可不拆除;扶正后分層填土,每30厘米1層,踏實填滿為止。
四、栽植后的管理。大樹栽植后要灌足頭次水,以后要適當控制,以利根系的呼吸和生長。為了避免高溫、干燥、大風(fēng)天氣對樹木的影響,有條件的要用通透性較好的材料對樹干進行包裹,也可架設(shè)遮陰棚,以減少水分蒸發(fā),保障樹木正常生長。栽植后應(yīng)隨即進行支撐固定,并經(jīng)常檢查支撐物牢固與否,防止樹干因搖動而影響樹木成活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