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_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_国产无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_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

食品伙伴網服務號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生產技術 » 種植技術 » 糧油 » 正文

玉米瘤黑粉病發(fā)生原因及防治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日期:2006-06-27
 由于近年來的春旱秋澇和病菌殘留處理不當,造成了絕大部分地區(qū)玉米瘤黑粉病大發(fā)生,據農技人員在三個鄉(xiāng)鎮(zhèn)調查發(fā)現,該病發(fā)病率在20—60%,病株率為30—50%,嚴重的地塊高達70—80%,造成了玉米的大量減產,因而挫傷了農民種植玉米積極性,引起了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。以下將對其發(fā)生原因加以分析并介紹相應的防治對策以減輕病菌為害。保護玉米生產。

    1、發(fā)生原因

    (1)頭年玉米收獲后,冬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越冬,冬春干燥冬孢子不易萌發(fā),也不易失去火力而死亡。夏季遇到適宜的溫濕度條件,越冬的孢子萌發(fā)發(fā)生擔孢子,隨風雨傳播,落到玉米幼嫩組織,在有水滴的情況下很快萌發(fā)侵入玉米幼嫩組織的表皮內產生病瘤,所以前旱后濕以及高溫的氣候是該病發(fā)生的主要原因。冬春及初夏干旱少雨有利于黑粉病病菌冬孢子存活,并且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長;后期降水偏多,為黑粉病病菌孢子的萌發(fā)、侵染創(chuàng)造了極有利的條件。

    (2)玉米瘤黑粉病病菌孢子對不良環(huán)境的忍耐力較強,干燥的冬孢子在室內可存活4年之久。近年來肇源縣玉米的大面積種植及連作,加上干旱的氣候,導致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,致使玉米瘤黑粉病的初次侵染源增多。這是該病發(fā)生較多的首要原因。

    (3)由于吉單180品種的多年種植,導致該品種種性退化,抗逆性降低,是該病發(fā)生較重的又一原因。

    (4)由于農民對常年堆放在村莊路邊的玉米秸稈不進行處理,有的農民甚至將病菌黑孢子隨便丟到田間地頭,致使其帶菌冬孢子隨風傳播到附近田塊,形成再侵染,故而村莊路旁的玉米田塊發(fā)病較重。

    (5)山地及土壤貧瘠、干旱的田塊玉米抽雄前后不能及時灌水施肥造成玉米生理干旱,膨壓降低,抗病力下降,如遇微雨多霧天氣,就會嚴重發(fā)病。

    2、防治對策

    (1)輪作倒茬  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,所以進行大面積的輪作倒茬是防治該病的首要措施,尤其是重病區(qū)至少要實行3—4年的輪作倒茬。

    (2)選種抗病品種  逐漸更換高感品種吉單180。

    (3)消滅病菌來源  越冬期間注意鏟除病株,及時銷毀并應在春播前處理完畢;秸稈用作肥料時要充分腐熟;田間遺留的病殘組織應及時深埋。

    (4)種子處理  可以使用0.2%硫酸鉛或三效靈克菌丹等拌種,以消滅種子所帶來病菌,同時還可以促進幼苗生產,提高能力。

    (5)加強田管理  及時灌水,合理追肥,合理密植,增加光照,增強玉米抗逆性。(
 
分享:
 

 
 
推薦生產技術
點擊排行
 
 
Processed in 0.839 second(s), 171 queries, Memory 1.33 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