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塘的淤泥是由池塘養(yǎng)殖過程中殘餌、魚類排泄物、死亡的生物及流入泥沙沉積于池底形成的。一般來說,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底質,不僅可提供養(yǎng)分,穩(wěn)定水質,而且有益于低棲生物及魚類的生長繁殖。但淤泥過厚會給養(yǎng)殖水體帶來極大危害:一是使池水變淺,減少魚類活動空間;二是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機質,其分解過程中會消耗水中大量溶氧,使池底始終處于缺氧狀態(tài),除了易引起“泛塘”外,有機質的不完全分解還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,引起水質惡化,厭氧菌大量繁殖。故對養(yǎng)殖池塘淤泥過厚應采取如下綜合治理措施:
1.烈日暴曬池底。清除表層10厘米變黑發(fā)臭的淤泥,曬干做農田用肥,其余淤泥挖出,修筑池埂,經暴曬后,修正壓實,消除病菌蟲害的滋生地。
2.徹底清塘消毒。池底經過烈日暴曬后,注入10~20厘米深的水,每畝用生石灰300~400千克,先用少量水攪勻稀釋后,再將石灰水潑勻整個池塘,進行池水消毒。經過石灰作用3天后再撒入漂白粉,每畝用量為15千克,或強氯精每畝用量5千克。漂白精先加水兌成水溶液再潑勻整個池塘。
3.定期潑灑生石灰。每月1~2次,每次每畝用生石灰25~30千克。生石灰乳化后,用塘水稀釋后全池潑灑。
4.使用池底改良劑。除機械增氧外,每月1~2次定期使用底層水質改良劑,以增加池底溶氧,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,益于微生物生長繁殖。